凯里市人民政府现代农业科技
凯里市人民政府现代农业科技
凯里市人民政府现代农业科技,现代农业科技,农业方面的知识,农业知识的重要性,
从“产供销”到“销供产”——凯里市探索“认养农业”模式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在凯里市舟溪镇曼洞村,中建二局党建认养了50亩稻田。按照要求,村民进行原生态、绿色化种植,目前水稻长势良好,预计亩产700斤左右。按照每斤6元的价格计算,产值将达20余万元。
今年6月,凯里市探索发展“认养农业”模式,由消费者预付定金认养土地,指定种植作物,生产者根据认养人需求进行全程托管,严格执行绿色、有机全产业链生产标准,为其提供生产、采摘、仓储、配送等一对一管家式服务,农产品成熟后按约定价格全归认养者,实现了农产品“产供销”变成“销供产”,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清晨,吴征文走进雷谷农场养殖基地,将准备好的草料、玉米、豆粕、陈稻谷等放入搅拌机中打匀,带进山间喂养鸡群。
2017年,吴征文在凯里市龙场镇雷公村成立了雷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向20余户农户流转80多亩地建造雷谷农场,鼓励农户入股。
“鸡棚是吊脚楼式建筑,底部悬空铺上了网格,可以过滤粪便,这样干净又卫生,减少了疾病风险。划分区域喂养可减少打斗和疾病传播。”吴征文说,市农业局还送来了构树苗,鸡吃后能够起到改善肉质、增强免疫力和蛋清稠性的作用。
由于品质良好,客户回购率高,合作社年均利润达20万元左右,村里90多户农户得到分红。可好景不长,疫情让吴征文面临亏损困境。一筹莫展之际,吴征文想到了以“认养”的方式来突破难题。“客户支付定金认养鸡后,我们每个月送去新鲜的土鸡蛋,送满12个月后这只鸡就送给客户。”
作为老客户之一的龙祖珍听到消息后立马认养了4只。“这里的鸡肉质紧实、香味浓,生态化养殖让我们很放心。第一个月老板就上门为我送来了60枚鸡蛋。”
为方便消费者采购和认养,吴征文在凯里市郊区建了仓库,用于宰杀、仓储和配送,在市区开设了一店铺,客户可自行到店购买。自6月底开展认养以来,农场目前已有400多只生态土鸡被认养。
“这是我家的葡萄,你们尽管摘,别客气!”看着一串串熟透的葡萄,市民王先生满脸笑意地向朋友们说。
大家也毫不客气,纷纷拿起剪刀,拎着篮子,微弯着腰,一手捧住葡萄,一手剪下枝藤,轻轻地放入篮中,不时往嘴里送上一颗。
炉山镇甘坝村开展“我家农场在甘坝”认养活动以来,王先生就和10多位朋友一起认养了8棵葡萄树、10多棵李子树,还有4块田的稻田鱼。
中午,采摘结束,大家奔向了“外婆·昔宿”农家乐。王先生说:“我们在这里吃到了农家特色餐饮,还钓了鱼。这里的住宿环境好,打开窗便是满眼田园风光,楼下还有歌厅和泳池,大家玩得很开心。”
甘坝村通过整合丰富的农业资源,创新推出“我家农场在甘坝”系列认养活动,给广大市民提供了健康、绿色的农产品,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我们通过开展认养活动,发展农家乐、民宿旅居等乡村特色产品,以产带村、以村促产,鼓励能人回乡投资创业,不断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甘坝村党支部书记刘州盛说。
据了解,甘坝村果园面积500亩,有近10类水果。鑫丰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向农户流转土地种植水果,带动附近用工近2000人次。认养金额达1万多元。
“这次研学让我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也学习到了很多农业知识。”6月,凯里八小学生莫言澍和同学来到舟溪镇曼洞村青曼研学基地,学习了耕田、扶犁、种苗、做蔬菜面。
“我们今年在青曼研学基地开展了3次研学活动,有近1000名学生参加。自‘双减’政策落实后,我们也把课堂搬到了田园,让学生们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凯里八小副校长阳彦萍说。
近年来,曼洞村依托田园风光、非遗文化等特色资源,打造集吃、住、行、教、娱等为一体的青曼研学基地,成为市民旅游、研学的打卡地。
贵州智晟科技开发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文旅部经理龚捷说:“基地占地约250亩,可提供农耕劳动实践、非遗文化传承、夏冬令营、亲子互动和文化交流等活动。6月以来,我们已接待2300余名学生。我们还将开展农作物认养,让更多人体验从‘买米吃’到‘种稻吃’的农耕乐趣。”
舟溪镇副镇长曾俊富介绍,目前,曼洞村正全力打造“稻+”精品农业示范区、苗侗文化集成展示中心、星级农家乐区及健康文化体验中心等,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本土业态升级。
从“产供销”到“销供产”——凯里市探索“认养农业”模式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在凯里市舟溪镇曼洞村,中建二局党建认养了50亩稻田。按照要求,村民进行原生态、绿色化种植,目前水稻长势良好,预计亩产700斤左右。按照每斤6元的价格计算,产值将达20余万元。
今年6月,凯里市探索发展“认养农业”模式,由消费者预付定金认养土地,指定种植作物,生产者根据认养人需求进行全程托管,严格执行绿色、有机全产业链生产标准,为其提供生产、采摘、仓储、配送等一对一管家式服务,农产品成熟后按约定价格全归认养者,实现了农产品“产供销”变成“销供产”,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清晨,吴征文走进雷谷农场养殖基地,将准备好的草料、玉米、豆粕、陈稻谷等放入搅拌机中打匀,带进山间喂养鸡群。
2017年,吴征文在凯里市龙场镇雷公村成立了雷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向20余户农户流转80多亩地建造雷谷农场,鼓励农户入股。
“鸡棚是吊脚楼式建筑,底部悬空铺上了网格,可以过滤粪便,这样干净又卫生,减少了疾病风险。划分区域喂养可减少打斗和疾病传播。”吴征文说,市农业局还送来了构树苗,鸡吃后能够起到改善肉质、增强免疫力和蛋清稠性的作用。
由于品质良好,客户回购率高,合作社年均利润达20万元左右,村里90多户农户得到分红。可好景不长,疫情让吴征文面临亏损困境。一筹莫展之际,吴征文想到了以“认养”的方式来突破难题。“客户支付定金认养鸡后,我们每个月送去新鲜的土鸡蛋,送满12个月后这只鸡就送给客户。”
作为老客户之一的龙祖珍听到消息后立马认养了4只。“这里的鸡肉质紧实、香味浓,生态化养殖让我们很放心。第一个月老板就上门为我送来了60枚鸡蛋。”
为方便消费者采购和认养,吴征文在凯里市郊区建了仓库,用于宰杀、仓储和配送,在市区开设了一店铺,客户可自行到店购买。自6月底开展认养以来,农场目前已有400多只生态土鸡被认养。
“这是我家的葡萄,你们尽管摘,别客气!”看着一串串熟透的葡萄,市民王先生满脸笑意地向朋友们说。
大家也毫不客气,纷纷拿起剪刀,拎着篮子,微弯着腰,一手捧住葡萄,一手剪下枝藤,轻轻地放入篮中,不时往嘴里送上一颗。
炉山镇甘坝村开展“我家农场在甘坝”认养活动以来,王先生就和10多位朋友一起认养了8棵葡萄树、10多棵李子树,还有4块田的稻田鱼。
中午,采摘结束,大家奔向了“外婆·昔宿”农家乐。王先生说:“我们在这里吃到了农家特色餐饮,还钓了鱼。这里的住宿环境好,打开窗便是满眼田园风光,楼下还有歌厅和泳池,大家玩得很开心。”
甘坝村通过整合丰富的农业资源,创新推出“我家农场在甘坝”系列认养活动,给广大市民提供了健康、绿色的农产品,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我们通过开展认养活动,发展农家乐、民宿旅居等乡村特色产品,以产带村、以村促产,鼓励能人回乡投资创业,不断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甘坝村党支部书记刘州盛说。
据了解,甘坝村果园面积500亩,有近10类水果。鑫丰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向农户流转土地种植水果,带动附近用工近2000人次。认养金额达1万多元。
“这次研学让我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也学习到了很多农业知识。”6月,凯里八小学生莫言澍和同学来到舟溪镇曼洞村青曼研学基地,学习了耕田、扶犁、种苗、做蔬菜面。
“我们今年在青曼研学基地开展了3次研学活动,有近1000名学生参加。自‘双减’政策落实后,我们也把课堂搬到了田园,让学生们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凯里八小副校长阳彦萍说。
近年来,曼洞村依托田园风光、非遗文化等特色资源,打造集吃、住、行、教、娱等为一体的青曼研学基地,成为市民旅游、研学的打卡地。
贵州智晟科技开发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文旅部经理龚捷说:“基地占地约250亩,可提供农耕劳动实践、非遗文化传承、夏冬令营、亲子互动和文化交流等活动。6月以来,我们已接待2300余名学生。我们还将开展农作物认养,让更多人体验从‘买米吃’到‘种稻吃’的农耕乐趣。”
舟溪镇副镇长曾俊富介绍,目前,曼洞村正全力打造“稻+”精品农业示范区、苗侗文化集成展示中心、星级农家乐区及健康文化体验中心等,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本土业态升级。
相关文章
- 【简讯】南方乡投、广东农科院经研所、方圆标志广东公司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
- 关于三农领域的三个好消息你需要知道一下
- 江西安福:“双保险”让种植烟叶更放心
- 北林区: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
- 2022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公布!仍是19家
- 京彩三农——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 农心科技:募投项目不涉及农业种植化肥产品
- 贵州织金:开展南瓜种植技术培训
- 句容农业巧打生态牌农业技术与装备
- 白银蒙古族乡积极开展农业统计基础知识培训
- 3-4月果树施肥的作用?用什么肥料好?最佳施肥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 吉林省启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吉林卷》编撰工作
- 科学精神在中国中国农业种植信息网
- 湖北宜城市建科技信息网助农增收
- “首届中国南方农业机械化发展高峰论坛”举行
- 加快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 农业农村部公告第一批国家农作物、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
- “矿二代”弃矿投“田”
- 毕节西河育苗工场:“海陆空”种养 铸就“聚宝盆”
- 【年度总结】2021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运行情况总结及2022年发展前景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