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二代”弃矿投“田”
“矿二代”弃矿投“田”
“矿二代”弃矿投“田”,农业与技术,一亩田农产品官网,现代农业杂志,
1998年出生的冯益广已慢慢习惯“农民”这个新角色了,他皮肤晒得黝黑,下地干活时常常戴个大草帽,最长一次在地里待过15个小时。
学市场营销专业的他毕业后在杭州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从没想过自己会过上“向土地讨生活的日子”。他是安徽益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现在和父亲冯康生一起,承包安徽省广德市邱村镇白云村2000多亩高标准农田,进行油菜和水稻轮种。
冯益广是不折不扣的“矿二代”。白云村盛产萤石,萤石是氟利昂的主要原料之一,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发展矿业企业,冯康生在2007年开办了矿产品加工企业。由于常年开采萤石,给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在冯益广儿时的记忆里,白云村就是“黑云村”——空气中时常漂浮着灰尘。当地干部群众意识到,“吃自然饭”的路子走不通。2014年起,广德市开始集中整治矿山,冯康生响应号召关停矿厂。
2019年起,广德市打造高标准农田项目,进行农业新技术推广,白云村两委牵头协调土地流转和整治,将村里2000余亩土地集中管理。“矿停了以后,人不能闲着,要找个事做。”闲不住的冯康生决定转型试水农业,他第一时间打电话邀请儿子回乡和自己一起干。但电话那头的冯益广有些犹豫,他担心自己难以胜任。查阅资料,了解到家乡发展农业势头兴起,且现代农业都是机械化运作,在父亲劝说下,他动了心。
2019年年底,冯益广返回了白云村,他一边跟着老农民和专家学农业技术,一边自学机械农业知识。2021年7月,受台风影响,农田大面积受淹,秧苗成片倒在淤泥里。冯益广急得天天失眠,好在村委会和县里农业部门伸出援手,加强灾害防范技术指导,联系保险理赔。望着稻田里七倒八斜的秧苗,冯益广下定决心:“农业生产受天候影响大,不确定因素多,要用新技术、新手段来抵御风险。”
当地农业部门组织的各类技术培训,冯益广场场不落。今年,公司引进了无人机和拖拉机、插秧机等机械设备,冯益广计算过,人工播洒农药,从早忙到晚只能覆盖50多亩土地;应用了无人机以后,6个小时能够喷洒400亩田地。一有时间,冯益广就手把手教农民操作机械,改变他们传统的农业观念。目前,公司有10位长期工人和20位短期工,都是当地村民。
操作无人机受风速影响,会造成喷洒不均匀,他挑太阳落山以后干活,经常忙到夜里12点,深夜两三点起来继续干。公司经营的土地来自9个村民组,分为三大片区域,冯益广和父亲经常一跑就是一整天。冯益广自学了病虫害防治和除草、选种知识,知道什么时节该干什么,“不敢有一点懈怠,也不能投机取巧”。
白云村党委书记卢萍介绍,以前农民承包土地,抱着小农生产的理念,每人种一小块地,不成规模,“我们帮助企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建路搭桥、完善灌溉水系,实现田连片、路相连。去年亩产水稻达1200斤,村集体收入增加20万元。龙头企业做农业,能给农民带来土地租金收入、用工收入,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
“农业周期长、回本慢,做起来急不得。”冯益广经常一个人住在公司里。不忙的时候,他也经常去田间地头走一走,和乡亲们聊几句,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作为年轻人,自己不好好干,怎么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呢”。
(视频拍摄: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剪辑制作:实习生 汪甜 部分素材由受访者提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通讯员 陈政 实习生 汪甜 来源:中国青年报
1998年出生的冯益广已慢慢习惯“农民”这个新角色了,他皮肤晒得黝黑,下地干活时常常戴个大草帽,最长一次在地里待过15个小时。学市场营销专业的他毕业后在杭州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从没想过自己会过上“向土地讨生活的日子”。他是安徽益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现在和父亲冯康生一起,承包安徽省广德市邱村镇白云村2000多亩高标准农田,进行油菜和水稻轮种。
冯益广是不折不扣的“矿二代”。白云村盛产萤石,萤石是氟利昂的主要原料之一,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发展矿业企业,冯康生在2007年开办了矿产品加工企业。由于常年开采萤石,给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在冯益广儿时的记忆里,白云村就是“黑云村”——空气中时常漂浮着灰尘。当地干部群众意识到,“吃自然饭”的路子走不通。2014年起,广德市开始集中整治矿山,冯康生响应号召关停矿厂。
2019年起,广德市打造高标准农田项目,进行农业新技术推广,白云村两委牵头协调土地流转和整治,将村里2000余亩土地集中管理。“矿停了以后,人不能闲着,要找个事做。”闲不住的冯康生决定转型试水农业,他第一时间打电话邀请儿子回乡和自己一起干。但电话那头的冯益广有些犹豫,他担心自己难以胜任。查阅资料,了解到家乡发展农业势头兴起,且现代农业都是机械化运作,在父亲劝说下,他动了心。
2019年年底,冯益广返回了白云村,他一边跟着老农民和专家学农业技术,一边自学机械农业知识。2021年7月,受台风影响,农田大面积受淹,秧苗成片倒在淤泥里。冯益广急得天天失眠,好在村委会和县里农业部门伸出援手,加强灾害防范技术指导,联系保险理赔。望着稻田里七倒八斜的秧苗,冯益广下定决心:“农业生产受天候影响大,不确定因素多,要用新技术、新手段来抵御风险。”
当地农业部门组织的各类技术培训,冯益广场场不落。今年,公司引进了无人机和拖拉机、插秧机等机械设备,冯益广计算过,人工播洒农药,从早忙到晚只能覆盖50多亩土地;应用了无人机以后,6个小时能够喷洒400亩田地。一有时间,冯益广就手把手教农民操作机械,改变他们传统的农业观念。目前,公司有10位长期工人和20位短期工,都是当地村民。
操作无人机受风速影响,会造成喷洒不均匀,他挑太阳落山以后干活,经常忙到夜里12点,深夜两三点起来继续干。公司经营的土地来自9个村民组,分为三大片区域,冯益广和父亲经常一跑就是一整天。冯益广自学了病虫害防治和除草、选种知识,知道什么时节该干什么,“不敢有一点懈怠,也不能投机取巧”。
白云村党委书记卢萍介绍,以前农民承包土地,抱着小农生产的理念,每人种一小块地,不成规模,“我们帮助企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建路搭桥、完善灌溉水系,实现田连片、路相连。去年亩产水稻达1200斤,村集体收入增加20万元。龙头企业做农业,能给农民带来土地租金收入、用工收入,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
“农业周期长、回本慢,做起来急不得。”冯益广经常一个人住在公司里。不忙的时候,他也经常去田间地头走一走,和乡亲们聊几句,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作为年轻人,自己不好好干,怎么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呢”。
(视频拍摄: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剪辑制作:实习生 汪甜 部分素材由受访者提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通讯员 陈政 实习生 汪甜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 京彩三农——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 句容农业巧打生态牌农业技术与装备
- 70后农民在抖音讲农业知识一小时上万人观看
- 村村开展!沭阳已经开始
- 春见花开满枝头村民勤劳有奔头--汪家镇新塘村谱写耙耙柑产业致富经
- 农心科技:募投项目不涉及农业种植化肥产品
- 河南移动注智赋能乡村振兴 五个智慧农业项目摘金夺银
- 传国际资本看好中国农业贡一汇米行获投1千万美金
- 赣州市项目融资报告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供货商
- 毕节西河育苗工场:“海陆空”种养 铸就“聚宝盆”
- 补齐短板 农业农村部部署南方水稻机械化种植推进工作
- 2022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公布!仍是19家
- 汇尔福 汇尔福农业集团简介
- “三农”这十年 江西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举办2022年全省官方兽医培训
- 别再谈一亩田了 农业B2B还有云农场 田田圈 村村乐 链农 美菜
- 湖北宜城市建科技信息网助农增收
- 讲述“三农”故事 交流致富经验 省委农办举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
-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朱恩林一行到访丰乐农化
- 碌曲县成功举办“2022年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甘南牦牛高质量发展暨高原生态畜牧业乡土人才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