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西河育苗工场:“海陆空”种养 铸就“聚宝盆”
毕节西河育苗工场:“海陆空”种养 铸就“聚宝盆”
毕节西河育苗工场:“海陆空”种养 铸就“聚宝盆”,农业科普知识小常识,现代农业科技投稿,农业生产基础知识,
走进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黄泥塘镇的西河烤烟育苗工场,大棚内葡萄、圣女果、黄瓜等作物已结出果实,大棚外闲置空地上苹果树、樱桃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近年来,大方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探索育苗大棚综合利用,巧做“融合文章”,不仅将大棚管护到位,更带动当地百姓增收,增强了他们的致富信心。
近年来,各地烟区都在探索烤烟育苗大棚的综合利用,力求充分挖掘大棚潜力,实现合作社增效、烟农增收。
西河育苗工场经过不断探索,结合当地实际,开发出“海陆空”种养模式,让每个大棚一年到头不得闲。
据大方县惠民烤烟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安详介绍,西河育苗工场建于2010年,目前有44个大棚。由于烟叶生产计划缩减,目前常年用于烤烟育苗的大棚有23个,闲置21个大棚。
“就这23个育苗的大棚,每年烤烟育苗结束后,也就处于闲置状态了。”杨安详说。
为提高闲置期育苗棚以及长期闲置的大棚的综合利用率,近几年,合作社通过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当地气候等优势,大力发展育苗大棚种植,探索育苗大棚“长寿之路”。
针对育苗大棚,烤烟育苗结束后,合作社选择种植黄瓜、圣女果等绿色优质无公害冷凉蔬菜。这些蔬菜都是生产周期较短、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适合短期种植。
针对闲置大棚,合作社在其中10个大棚内引进种植了优质品种葡萄,作为重点发展产业,长期种植。去年,每个棚销售收入达7万元,利润1万元左右。剩余的11个大棚,合作社将其出租,做起了小龙虾养殖。
“那11个大棚所处的地势较低,每到夏天雨季容易被水淹,无法发展其他种植,我们就出租做水产养殖。”杨安详说。
发展农业产业,最重要的是寻找销路。为此,大方县局(分公司)与合作社一道,共同出谋划策,首先寻找市场订单,再按订单开展生产。
“今年棚里种植的黄瓜、圣女果我们都是签了订单的,种植出来后会销售到武汉、上海等地的生鲜超市,今年预计能够实现产值39万余元。”大方县局(分公司)烟叶管理股副股长王驰云说。
在农民的眼里,只要是土地就能产生价值。因此,合作社没有把眼光局限在大棚里,在工场的空地上,他们还种上了苹果、樱桃、梨等果树520株,一方面美化环境,另一方面也能带来收益。
此外,合作社还探索发展“甜蜜”事业,开展蜜蜂养殖。“工场周边环境很好,很适合养蜂,因此我们也想在这方面进行试验。”杨安详说。
如今的西河育苗工场里,各种作物茁壮成长,蜜蜂在空中飞舞,小龙虾在水中畅游,真正做到了“海陆空”种养。
王福萍是黄泥塘镇的受益群众之一。她初中毕业后,便跟随本村打工的潮流,与同龄人一起外出打工。由于缺少知识和技能,在外打工的五年里,王福萍干的都是一些不需要太多技术的工作,并没有积攒下太多钱。
“咱没有学历没有技术,只能在各个工厂出大力,一个月赚了工资,去掉吃住的费用,就剩不下多少了。”回想外出打工的日子,王福萍感觉并不开心。
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打工的王福萍来到西河育苗工场,开始了就近务工的新生活。
在这里,王福萍不仅赚到了钱,还学会了一些种植技术,学会了使用微耕机等小型机械。她把在育苗工场里学到的一些技术也应用到自家的土地中,不仅提高了产量还提高了质量。
已经在育苗工场工作近两年的王福萍,目前作为育苗工场的长聘人员开展工作,每月固定工资2600元。
为了更好地带动村民致富,西河育苗工场探索“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将部分种植大棚承包给农户管理。
“圣女果是在育苗结束后种下去的,订单我们已经协调好了。肥料、苗、膜等生产投入都由合作社投,合作社还负责技术指导,农户只需要投工,管理好大棚。按照协议,一个大棚产量在1.4万斤以下,我们按每斤0.75元收购;产量在1.4万斤以上,按每斤0.8元收购。”杨安详说。
王福萍的姐妹王福兰、王福芝就来到工场分别承包了两个和三个圣女果种植大棚。
“种这个圣女果只需要半年时间,我们就按照合作社的要求种,没啥风险。棚里忙的时候我们也请人干,棚里没事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挣双份钱。”当了“小老板”的王福兰开心地笑着说。
下一步,大方县局(分公司)和惠民合作社将继续探索育苗大棚的综合利用,真正让育苗工场成为带动百姓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不仅让它“朝气十足”,还要让它“干劲十足”。(吴清海 康波 柳姝丽)
走进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黄泥塘镇的西河烤烟育苗工场,大棚内葡萄、圣女果、黄瓜等作物已结出果实,大棚外闲置空地上苹果树、樱桃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近年来,大方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探索育苗大棚综合利用,巧做“融合文章”,不仅将大棚管护到位,更带动当地百姓增收,增强了他们的致富信心。
近年来,各地烟区都在探索烤烟育苗大棚的综合利用,力求充分挖掘大棚潜力,实现合作社增效、烟农增收。
西河育苗工场经过不断探索,结合当地实际,开发出“海陆空”种养模式,让每个大棚一年到头不得闲。
据大方县惠民烤烟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安详介绍,西河育苗工场建于2010年,目前有44个大棚。由于烟叶生产计划缩减,目前常年用于烤烟育苗的大棚有23个,闲置21个大棚。
“就这23个育苗的大棚,每年烤烟育苗结束后,也就处于闲置状态了。”杨安详说。
为提高闲置期育苗棚以及长期闲置的大棚的综合利用率,近几年,合作社通过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当地气候等优势,大力发展育苗大棚种植,探索育苗大棚“长寿之路”。
针对育苗大棚,烤烟育苗结束后,合作社选择种植黄瓜、圣女果等绿色优质无公害冷凉蔬菜。这些蔬菜都是生产周期较短、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适合短期种植。
针对闲置大棚,合作社在其中10个大棚内引进种植了优质品种葡萄,作为重点发展产业,长期种植。去年,每个棚销售收入达7万元,利润1万元左右。剩余的11个大棚,合作社将其出租,做起了小龙虾养殖。
“那11个大棚所处的地势较低,每到夏天雨季容易被水淹,无法发展其他种植,我们就出租做水产养殖。”杨安详说。
发展农业产业,最重要的是寻找销路。为此,大方县局(分公司)与合作社一道,共同出谋划策,首先寻找市场订单,再按订单开展生产。
“今年棚里种植的黄瓜、圣女果我们都是签了订单的,种植出来后会销售到武汉、上海等地的生鲜超市,今年预计能够实现产值39万余元。”大方县局(分公司)烟叶管理股副股长王驰云说。
在农民的眼里,只要是土地就能产生价值。因此,合作社没有把眼光局限在大棚里,在工场的空地上,他们还种上了苹果、樱桃、梨等果树520株,一方面美化环境,另一方面也能带来收益。
此外,合作社还探索发展“甜蜜”事业,开展蜜蜂养殖。“工场周边环境很好,很适合养蜂,因此我们也想在这方面进行试验。”杨安详说。
如今的西河育苗工场里,各种作物茁壮成长,蜜蜂在空中飞舞,小龙虾在水中畅游,真正做到了“海陆空”种养。
王福萍是黄泥塘镇的受益群众之一。她初中毕业后,便跟随本村打工的潮流,与同龄人一起外出打工。由于缺少知识和技能,在外打工的五年里,王福萍干的都是一些不需要太多技术的工作,并没有积攒下太多钱。
“咱没有学历没有技术,只能在各个工厂出大力,一个月赚了工资,去掉吃住的费用,就剩不下多少了。”回想外出打工的日子,王福萍感觉并不开心。
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打工的王福萍来到西河育苗工场,开始了就近务工的新生活。
在这里,王福萍不仅赚到了钱,还学会了一些种植技术,学会了使用微耕机等小型机械。她把在育苗工场里学到的一些技术也应用到自家的土地中,不仅提高了产量还提高了质量。
已经在育苗工场工作近两年的王福萍,目前作为育苗工场的长聘人员开展工作,每月固定工资2600元。
为了更好地带动村民致富,西河育苗工场探索“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将部分种植大棚承包给农户管理。
“圣女果是在育苗结束后种下去的,订单我们已经协调好了。肥料、苗、膜等生产投入都由合作社投,合作社还负责技术指导,农户只需要投工,管理好大棚。按照协议,一个大棚产量在1.4万斤以下,我们按每斤0.75元收购;产量在1.4万斤以上,按每斤0.8元收购。”杨安详说。
王福萍的姐妹王福兰、王福芝就来到工场分别承包了两个和三个圣女果种植大棚。
“种这个圣女果只需要半年时间,我们就按照合作社的要求种,没啥风险。棚里忙的时候我们也请人干,棚里没事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挣双份钱。”当了“小老板”的王福兰开心地笑着说。
下一步,大方县局(分公司)和惠民合作社将继续探索育苗大棚的综合利用,真正让育苗工场成为带动百姓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不仅让它“朝气十足”,还要让它“干劲十足”。(吴清海 康波 柳姝丽)
相关文章
- 吉林省启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吉林卷》编撰工作
- 南方农业拉响大旱警报:水库池塘将干涸灌溉系统待更新
- 70后农民在抖音讲农业知识一小时上万人观看
- 第二届南方农业机械化发展论坛新余市召开 董晓健致辞
- 传国际资本看好中国农业贡一汇米行获投1千万美金
- 《中国土家族大百科全书》出版座谈会在武汉成功举行
- 揭阳市委书记王胜:加快建设活力古城、滨海新城、产业强市
- 【年度总结】2021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运行情况总结及2022年发展前景预测
- 补齐短板 农业农村部部署南方水稻机械化种植推进工作
- 凯里市人民政府现代农业科技
- 爱科农郭建明:搞数字化种植科学家也得先证明自己会种地
- 激活乡村“夜间经济”打造沉浸式乡村
- 白银蒙古族乡积极开展农业统计基础知识培训
- 别再谈一亩田了 农业B2B还有云农场 田田圈 村村乐 链农 美菜
- 贵州织金:开展南瓜种植技术培训
- 科学精神在中国中国农业种植信息网
- 农业农村部官网消息:中国农服宣推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 《留学》一周资讯(613-619)
- “首届中国南方农业机械化发展高峰论坛”举行
-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种植业工作要点》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