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当涂:小龙虾养出大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安徽当涂:小龙虾养出大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安徽当涂:小龙虾养出大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淡水南美白对虾养殖,南美白对虾市场分析,中国养殖网站大全,
2022年初夏,安徽省当涂县“稻虾连作模式”养殖的小龙虾开始上市,价格整体走势高开高走,2022年6月中旬将进入销售高峰。相比养殖发源地的湖北小龙虾,当涂小龙虾上市较迟,因走的是大规格、精品虾路线,所以当涂小龙虾销售价格较高,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反而在本省销量较少,同等规格市场收购价也较同期其他养虾主产区要高。
2022年该县“稻虾连作”面积达到10.3万亩,预计小龙虾产量1万余吨,稻虾综合产值约6亿元。
“像这种‘炮头’龙虾,商贩上门收购价每公斤100元,‘两虾’每公斤80元,‘789’每公斤70元,目前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只愁没货。”2022年5月23日,当涂姑孰镇宗和村小龙虾养殖户周小伟介绍,“炮头”是龙虾市场对只重1.2两以上小龙虾的称呼,“两虾”只重1两以上,“789”只重7至9钱,他养殖的小龙虾大多销往南京市场。目前正是小龙虾生长黄金期,日销量控制在250公斤左右,到2022年6月中旬,日销量可达到1吨以上。小龙虾和河蟹一样,大规格才能走俏大市场,大规格才能卖出好价钱。
2016年,周小伟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360亩经常受涝的低洼农田,开始“稻虾连作”。和其他小龙虾养殖户一样,周小伟的小龙虾养殖采用精养模式。该模式直接将当涂河蟹生态养殖模式转嫁到小龙虾养殖上,采取种草养水、繁养分离、稀密控制、足饵投喂方式养殖,养出的龙虾个大体肥,味道鲜美,被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誉为“当涂精品虾养殖模式”,全国特有。
只是周小伟在管理上更加精细,养出的大规格小龙虾占比较高,只重“789”规格占比5成,“两虾”占比3成,“炮头”占比2成。仅小龙虾亩均毛收入达9000元,亩均净收入6000多元。2022年6月下旬,待当季成品小龙虾捕捞完,再种上稻子,就可实现“一亩田、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
“以前这块地也是养小龙虾的,但失败了,我接手后,在水产专家的帮助下,攻克了虾苗自育关,采用稻虾连作模式养殖小龙虾,效益逐年提高。”在护河镇青山村,小龙虾养殖户俞光峰对今年小龙虾收获季的到来充满信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小龙虾养殖同样如此。当涂县小龙虾养殖起步于2008年,苗种来源于湖北武汉,由于长途运输,加上养殖户缺乏养殖经验,苗种下塘后成活率极低,养殖失败。2009年改养殖河蟹。沉寂了7年以后,随着市场对小龙虾需求趋旺,从2015年开始,小龙虾养殖迅猛发展,从5000亩到5万亩,再到10万亩,有如异军突起。
“小龙虾良种繁育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当涂县农业农村局水产专家陶红革介绍,在小龙虾养殖面积快速扩张初期,小龙虾育苗基本采用繁养一体方式,因为小龙虾苗种供不应求,卖苗成为养殖户挣钱的主要收入来源,成虾养殖效益并不太高。2018年以后,随着小龙虾养殖面积基本稳定,虾苗销售进入低谷期,繁养一体存在的技术缺陷明显显现,如养殖密度不清楚、每天喂多少不清楚、养成规格靠天收、养殖效益不稳定等,给养殖生产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近年来小龙虾繁养分离逐渐成为主流。养殖户的苗种来源一般自育方式解决,育苗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10%左右。也有部分养殖户采用联户育苗方式,由一人育苗,供应多户养殖户生产。也有部分就近采购。苗种来源以本地为主,外地采购为辅,一般采购范围车载距离不超过2小时。
在俞光峰的300多亩小龙虾养殖基地,就专门辟有约占养殖总面积10%左右的育苗池。“小龙虾繁养分离后,养殖密度可控、产量可控、规格可控、投资成本可控。”俞光峰因此成为该县小龙虾养殖户中的佼佼者。
陶顺宝表示,该县连续出台《当涂县规范实施“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指导意见》《当涂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标准》,引导全县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转变”:一是由“繁养一体”向“繁养分离”转变,二是由单纯养殖小龙虾向稻虾综合种养转变。(吴黎明)
2022年初夏,安徽省当涂县“稻虾连作模式”养殖的小龙虾开始上市,价格整体走势高开高走,2022年6月中旬将进入销售高峰。相比养殖发源地的湖北小龙虾,当涂小龙虾上市较迟,因走的是大规格、精品虾路线,所以当涂小龙虾销售价格较高,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反而在本省销量较少,同等规格市场收购价也较同期其他养虾主产区要高。2022年该县“稻虾连作”面积达到10.3万亩,预计小龙虾产量1万余吨,稻虾综合产值约6亿元。
“像这种‘炮头’龙虾,商贩上门收购价每公斤100元,‘两虾’每公斤80元,‘789’每公斤70元,目前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只愁没货。”2022年5月23日,当涂姑孰镇宗和村小龙虾养殖户周小伟介绍,“炮头”是龙虾市场对只重1.2两以上小龙虾的称呼,“两虾”只重1两以上,“789”只重7至9钱,他养殖的小龙虾大多销往南京市场。目前正是小龙虾生长黄金期,日销量控制在250公斤左右,到2022年6月中旬,日销量可达到1吨以上。小龙虾和河蟹一样,大规格才能走俏大市场,大规格才能卖出好价钱。
2016年,周小伟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360亩经常受涝的低洼农田,开始“稻虾连作”。和其他小龙虾养殖户一样,周小伟的小龙虾养殖采用精养模式。该模式直接将当涂河蟹生态养殖模式转嫁到小龙虾养殖上,采取种草养水、繁养分离、稀密控制、足饵投喂方式养殖,养出的龙虾个大体肥,味道鲜美,被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誉为“当涂精品虾养殖模式”,全国特有。
只是周小伟在管理上更加精细,养出的大规格小龙虾占比较高,只重“789”规格占比5成,“两虾”占比3成,“炮头”占比2成。仅小龙虾亩均毛收入达9000元,亩均净收入6000多元。2022年6月下旬,待当季成品小龙虾捕捞完,再种上稻子,就可实现“一亩田、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
“以前这块地也是养小龙虾的,但失败了,我接手后,在水产专家的帮助下,攻克了虾苗自育关,采用稻虾连作模式养殖小龙虾,效益逐年提高。”在护河镇青山村,小龙虾养殖户俞光峰对今年小龙虾收获季的到来充满信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小龙虾养殖同样如此。当涂县小龙虾养殖起步于2008年,苗种来源于湖北武汉,由于长途运输,加上养殖户缺乏养殖经验,苗种下塘后成活率极低,养殖失败。2009年改养殖河蟹。沉寂了7年以后,随着市场对小龙虾需求趋旺,从2015年开始,小龙虾养殖迅猛发展,从5000亩到5万亩,再到10万亩,有如异军突起。
“小龙虾良种繁育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当涂县农业农村局水产专家陶红革介绍,在小龙虾养殖面积快速扩张初期,小龙虾育苗基本采用繁养一体方式,因为小龙虾苗种供不应求,卖苗成为养殖户挣钱的主要收入来源,成虾养殖效益并不太高。2018年以后,随着小龙虾养殖面积基本稳定,虾苗销售进入低谷期,繁养一体存在的技术缺陷明显显现,如养殖密度不清楚、每天喂多少不清楚、养成规格靠天收、养殖效益不稳定等,给养殖生产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近年来小龙虾繁养分离逐渐成为主流。养殖户的苗种来源一般自育方式解决,育苗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10%左右。也有部分养殖户采用联户育苗方式,由一人育苗,供应多户养殖户生产。也有部分就近采购。苗种来源以本地为主,外地采购为辅,一般采购范围车载距离不超过2小时。
在俞光峰的300多亩小龙虾养殖基地,就专门辟有约占养殖总面积10%左右的育苗池。“小龙虾繁养分离后,养殖密度可控、产量可控、规格可控、投资成本可控。”俞光峰因此成为该县小龙虾养殖户中的佼佼者。
陶顺宝表示,该县连续出台《当涂县规范实施“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指导意见》《当涂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标准》,引导全县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转变”:一是由“繁养一体”向“繁养分离”转变,二是由单纯养殖小龙虾向稻虾综合种养转变。(吴黎明)
相关文章
- 牛倌史晓雯的养殖故事
- 小龙虾渐成致富“新引擎” 江苏兴化这两个村的“虾文章”越做越精彩
- 2022年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以“虾”为媒共话小龙虾产业发展愿景
- 畜牧兽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 成都展览设计公司-成都展览制作搭建-2022年第二十届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 【黄粉虫】黄粉虫养殖冬季管理防风保暖冬季长不停
- 十佳导师 朱伟云:严爱相济润己泽人
- 【乡村振兴】立体养殖小龙虾 “双管齐下”促增收
- 农村养牛母牛需要手续
- “休闲养蜂”风靡海外 跨境电商追逐垂直风口
- 杨海:念好特色“产业经”拓宽乡村“振兴路”
- 苏德战争滞苏中国将领传奇上将杨至成沿街讨饭李天佑帮养兔子
- 贵州施秉:小兔子乖乖闯市场
- 养好小兔子 搞好乡村振兴大产业
- 马上消费曹景泉: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多措并举服务乡村振兴
- “澳洲淡水龙虾”在台山试养成功
- 【泰山动态】县政研室到泰山乡调研中华蜂养殖和蜂蜜销售情况
- 2022-2028年中国肉牛养殖及牛肉深加工市场评估与投资可行性报告
- 小龙虾价格持续低迷(有人说今年中期小龙虾价低是必然后市走向如何)
- 吉林长春市双阳区畜牧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查获一起无证经营兽用生物制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