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导师 朱伟云:严爱相济润己泽人
十佳导师 朱伟云:严爱相济润己泽人
十佳导师 朱伟云:严爱相济润己泽人,养虾骗局,高密度养鱼设备,牛粪发酵最快方法,
今年4月—8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开展了第三届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和“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推选工作。
经过学校推荐、材料审核、专家推选、专题研究和名单公示等程序,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和“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推选结果已揭晓。今天,一起来学习“十佳研究生导师”朱伟云教师的优秀事迹吧~
朱伟云,南京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农业大学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消化道营养与动物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动物消化道基因组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重点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负责人,长期从事动物消化道微生物研究和教学工作,2005年创办我国“消化道微生态与功能国际学术研讨会”。主持国家973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达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分会副理事长,先后任国际反刍动物生理学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饲料工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多项学术兼职。
朱老师常常教导她的学生,要有德行、讲诚信,这样进入社会后才能立足。对于每一级新入学的研究生,朱老师都会为大家上一节学术诚信的主题课,告诫学生恪守学术规范,坚决学术不端行为,并签署遵守学术规范的承诺书,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每学年伊始,朱老师还会组织系列精神建设报告和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向的人生观。
朱老师常对学生说:“身体是一切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强健的体魄,才能谈得上实现自己的宏伟志向。”朱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运动,她认为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筋骨,而且能够增长知识、调节情绪、磨炼意志,激发学生蓬勃的朝气,让学生能够以更好的心态来迎接科研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为此,朱老师常常会把学生“撵”出实验室,“拉”到运动场,自掏腰包资助学生举办趣味运动会,帮学生预定体育场馆,带动学生加强身体锻炼。
数十年如一日,朱老师始终坚持走在科研一线,亲力亲为指导研究生的课题。她坚持每周举办一次学术沙龙,让学生轮流讲解自己感兴趣的前沿文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每年定期邀请专业领域内国外权威专家做系列讲座和报告,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国际研究动态;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拓展研究视野。
无论多忙,朱老师都会坚持每月和研究生进行一次课题讨论,从课题进展到研究计划,从文章撰写到论文修改等方方面面。对此,朱老师的应届博士毕业生经语佳深有感触地说道:“每次讨论,朱老师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存在的问题,然后深入浅出地讲解问题的关键,并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朱老师对文章的修改十分详细,大到文章思路,小到标点符号。”朱老师在工作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直深深地感染着她的每一位学生,引领大家在科研道路上披荆斩棘,阔步向前。
熟悉朱老师的人都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她听报告总会带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坐在前排非常认真地听汇报,做笔记。这样的笔记本,朱老师已经记满了数十本。朱老师常常告诫学生:“再好的记性也不如一个烂笔头。”对此,博士生张亚南深有体会,他回忆说:“博士刚刚入学时,心气比较浮躁,科研进展不太顺利,听报告做笔记很马虎。朱老师了解情况后,没有过多的批评,而是把她的笔记本拿给我看。听同样的报告,朱老师的本子记得密密麻麻,甚至有图有表,而自己的笔记只有寥寥几个字。”看了朱老师的笔记,他大受震撼,直到现在他回想起这件事,依然觉得羞愧难当。从那以后,他每次听报告做笔记都非常认真,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学习,科研工作也逐步走上了正轨,取得了不错的学术成果。目前他也即将顺利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在学习中,朱老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深深地影响学生。
朱老师一直秉持用“正确的时间要做正确的事”这一理念来引导学生,她常常引用乔布斯的名言来教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抱有如饥似渴、虚怀若谷的态度。朱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她时常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她要求学生汇报时必须讲出文献的优缺点都有哪些,有何借鉴之处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能力。正是朱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直充当“助跑员”的角色,才使得大家能够走在同行者中的前排。
1997年,朱伟云教授作为首批引进人才,正式到南京农业大学工作。当时提起“动物肠道微生物”,国内还无人问津,朱伟云的研究不被理解,更不被看好。从组建南农消化道微生物团队,到将团队从校级平台建成江苏省消化道营养与动物健康重点实验室,再到开拓相关研究的国家级平台、牵连起国际联盟,朱伟云拿出了创业者的果敢与勇气,白手起家、从“0”到“1”垒砌平台、汇聚资源。
2019年成功组织举办第12届中日韩瘤胃代谢与生理国际研讨会;2019年成功组织举办“一带一路”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教育培训中非反刍动物技术培训;2018年、2019年分别成功组织举办“一带一路”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教育培训中非合作论坛;2005年,朱伟云发起国内首个“消化道分子微生态”国际学术研讨会,如今该国际研讨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今年11月将召开第八届“消化道分子微生态”国际学术研讨会。
如今,朱伟云依然以一颗平常心默默耕耘在教学与科研一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对祖国的赤子热忱和对培养学生的热爱转化成平时工作中的一点一滴,为强农兴农奉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4月—8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开展了第三届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和“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推选工作。经过学校推荐、材料审核、专家推选、专题研究和名单公示等程序,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和“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推选结果已揭晓。今天,一起来学习“十佳研究生导师”朱伟云教师的优秀事迹吧~
朱伟云,南京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农业大学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消化道营养与动物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动物消化道基因组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重点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负责人,长期从事动物消化道微生物研究和教学工作,2005年创办我国“消化道微生态与功能国际学术研讨会”。主持国家973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达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分会副理事长,先后任国际反刍动物生理学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饲料工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多项学术兼职。
朱老师常常教导她的学生,要有德行、讲诚信,这样进入社会后才能立足。对于每一级新入学的研究生,朱老师都会为大家上一节学术诚信的主题课,告诫学生恪守学术规范,坚决学术不端行为,并签署遵守学术规范的承诺书,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每学年伊始,朱老师还会组织系列精神建设报告和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向的人生观。
朱老师常对学生说:“身体是一切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强健的体魄,才能谈得上实现自己的宏伟志向。”朱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运动,她认为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筋骨,而且能够增长知识、调节情绪、磨炼意志,激发学生蓬勃的朝气,让学生能够以更好的心态来迎接科研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为此,朱老师常常会把学生“撵”出实验室,“拉”到运动场,自掏腰包资助学生举办趣味运动会,帮学生预定体育场馆,带动学生加强身体锻炼。
数十年如一日,朱老师始终坚持走在科研一线,亲力亲为指导研究生的课题。她坚持每周举办一次学术沙龙,让学生轮流讲解自己感兴趣的前沿文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每年定期邀请专业领域内国外权威专家做系列讲座和报告,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国际研究动态;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拓展研究视野。
无论多忙,朱老师都会坚持每月和研究生进行一次课题讨论,从课题进展到研究计划,从文章撰写到论文修改等方方面面。对此,朱老师的应届博士毕业生经语佳深有感触地说道:“每次讨论,朱老师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存在的问题,然后深入浅出地讲解问题的关键,并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朱老师对文章的修改十分详细,大到文章思路,小到标点符号。”朱老师在工作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直深深地感染着她的每一位学生,引领大家在科研道路上披荆斩棘,阔步向前。
熟悉朱老师的人都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她听报告总会带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坐在前排非常认真地听汇报,做笔记。这样的笔记本,朱老师已经记满了数十本。朱老师常常告诫学生:“再好的记性也不如一个烂笔头。”对此,博士生张亚南深有体会,他回忆说:“博士刚刚入学时,心气比较浮躁,科研进展不太顺利,听报告做笔记很马虎。朱老师了解情况后,没有过多的批评,而是把她的笔记本拿给我看。听同样的报告,朱老师的本子记得密密麻麻,甚至有图有表,而自己的笔记只有寥寥几个字。”看了朱老师的笔记,他大受震撼,直到现在他回想起这件事,依然觉得羞愧难当。从那以后,他每次听报告做笔记都非常认真,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学习,科研工作也逐步走上了正轨,取得了不错的学术成果。目前他也即将顺利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在学习中,朱老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深深地影响学生。
朱老师一直秉持用“正确的时间要做正确的事”这一理念来引导学生,她常常引用乔布斯的名言来教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抱有如饥似渴、虚怀若谷的态度。朱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她时常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她要求学生汇报时必须讲出文献的优缺点都有哪些,有何借鉴之处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能力。正是朱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直充当“助跑员”的角色,才使得大家能够走在同行者中的前排。
1997年,朱伟云教授作为首批引进人才,正式到南京农业大学工作。当时提起“动物肠道微生物”,国内还无人问津,朱伟云的研究不被理解,更不被看好。从组建南农消化道微生物团队,到将团队从校级平台建成江苏省消化道营养与动物健康重点实验室,再到开拓相关研究的国家级平台、牵连起国际联盟,朱伟云拿出了创业者的果敢与勇气,白手起家、从“0”到“1”垒砌平台、汇聚资源。
2019年成功组织举办第12届中日韩瘤胃代谢与生理国际研讨会;2019年成功组织举办“一带一路”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教育培训中非反刍动物技术培训;2018年、2019年分别成功组织举办“一带一路”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教育培训中非合作论坛;2005年,朱伟云发起国内首个“消化道分子微生态”国际学术研讨会,如今该国际研讨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今年11月将召开第八届“消化道分子微生态”国际学术研讨会。
如今,朱伟云依然以一颗平常心默默耕耘在教学与科研一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对祖国的赤子热忱和对培养学生的热爱转化成平时工作中的一点一滴,为强农兴农奉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文章
- 安徽当涂:小龙虾养出大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 恩施兔子养殖_供应信息_金农网
- 2022-2028年中国肉牛养殖及牛肉深加工市场评估与投资可行性报告
- 用无人机养小龙虾95后“养虾大王”年入百万
- “休闲养蜂”风靡海外 跨境电商追逐垂直风口
- 未来五年非常适合农村创业赚钱的5个项目
- 十佳导师 朱伟云:严爱相济润己泽人
- 祝贺!达州1人被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 贵州施秉:小兔子乖乖闯市场
- 农村养牛母牛需要手续
- 套养12万亩收益4个亿!宝应小龙虾长成大产业!
- 珠江里钓到抱卵大虾罗氏沼虾是什么它会像小龙虾一样泛滥吗?
- 安徽肥西:科技助力特色农业发展
- 盱眙龙虾及电烹饪技法备受关注
- 【乡村振兴】立体养殖小龙虾 “双管齐下”促增收
- 【稻田养殖小龙虾】如何提高夏、秋补“种虾”的成活率
- 牛倌史晓雯的养殖故事
- 庄浪:中蜂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南县麻河口镇:开展小龙虾养殖培训班 为养殖户“充电赋能”
- 吉林长春市双阳区畜牧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查获一起无证经营兽用生物制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