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帮农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

杨海:念好特色“产业经”拓宽乡村“振兴路”

中国帮农网2022-09-11养殖技术养猪科学网
对虾养殖图片,养猪科学网,中国畜牧局官网,杨海:念好特色“产业经”拓宽乡村“振兴路”,对虾养殖图片,养猪科学网,中国畜牧局官网,9月7日下午,在吴忠市利通区马莲渠乡廖桥村的吴家湖,村干部和施工人员正砌护铺设渠道。

杨海:念好特色“产业经”拓宽乡村“振兴路”

杨海:念好特色“产业经”拓宽乡村“振兴路”,

  对虾养殖图片,养猪科学网,中国畜牧局官网,

  9月7日下午,在吴忠市利通区马莲渠乡廖桥村的吴家湖,村干部和施工人员正砌护铺设渠道。

  “看来今年淌冬水的时候,我再不用天天往村上跑了!”廖桥村村民马志明说:“近些年,我在附近流转了200亩地种植小麦和青贮玉米,但因为渠道老化、没有砌护,沉积的泥太厚,淌水难得很。一到淌水的时候,我只能到村上反映问题。”

  廖桥村曾经是一个无资源、无产业、无发展环境的“空壳村”。2017年村“两委”换届,杨海被推选为廖桥村党支部书记。 “我之前就担任十多年的村干部,见证了村里的变化,也深知村里遇到的发展瓶颈。当了村党支部书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杨海说,党支部就像一块磁铁石,把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儿。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

  外出观摩学习、参加培训,积极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方式……“2018年,在杨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村‘两委’确定了以黄花菜为主导产业,按照‘党建强村、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建立了廖桥股份土地合作社,搭建‘支部+党员+合作社+农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合作社通过引进种田能人、承包经营,与种植大户签订承包协议,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廖桥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国峰说。

  廖桥村合作社成立后,流转了500亩土地种植黄花菜、优质牧草以及复种青贮玉米,带动该村及周边群众就业400多人。

  每年7至8月是黄花菜大面积成熟采摘的季节,每个夜晚,当大家还沉浸在香甜的梦乡中,廖桥村的许多村民已经披星戴月,戴着头灯开始了一天的采摘。“采黄花主要采没有开的花苞,品相好、分量也足。摘一斤黄花可以得1元工钱,我采摘一天一般能有150元收入,手快时能摘到200元,手脚麻利的熟练工甚至一天能收入300元以上。”廖桥村村民马菊兰表示,黄花的采摘主要集中在40天左右,仅黄花菜采摘一项,像她这样的村民可以就近务工增收6000余元。

  如今,杨华家20亩地里全部种植拱棚西瓜和复种青贮玉米,每亩地纯收入在8000元左右。2021年廖桥村村集体收入15万元,村集体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纯收入55万元。

  为了让更多群众参与到村上的产业发展中来,廖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建立起了一支以支部书记为组长,其他班子为成员的“产业发展服务队”。同时,邀请村级致富带头人、创业致富能人、种养大户为村民讲解黄花菜种植、肉牛养殖等相关技能培训,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农业技术服务。

  目前,“产业发展服务队”已培育养殖大户45户,养殖肉牛达3万头以上,为该村3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人均年工资在5万元;为该村及周边群众提供西瓜种植、黄花菜、富硒水稻等技术服务33次,形成村党组织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格局。

  在马莲渠乡的8个行政村中,廖桥村总收入排名第一,是该乡唯一一个连续四年评为五星级党支部的村,整村安装太阳能路灯、实现道路全部硬化、污水处理全部改造完毕……面对这些喜人变化,今年59岁的廖桥村村民王绘琴说:“村上产业发展好了,村集体收入高了,也给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群众一个家门口上班的机会,我每年在黄花菜产业基地上班,收入在4万元,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记者 杨娜)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新闻热线传真 合作洽谈

9月7日下午,在吴忠市利通区马莲渠乡廖桥村的吴家湖,村干部和施工人员正砌护铺设渠道。

  “看来今年淌冬水的时候,我再不用天天往村上跑了!”廖桥村村民马志明说:“近些年,我在附近流转了200亩地种植小麦和青贮玉米,但因为渠道老化、没有砌护,沉积的泥太厚,淌水难得很。一到淌水的时候,我只能到村上反映问题。”

  廖桥村曾经是一个无资源、无产业、无发展环境的“空壳村”。2017年村“两委”换届,杨海被推选为廖桥村党支部书记。 “我之前就担任十多年的村干部,见证了村里的变化,也深知村里遇到的发展瓶颈。当了村党支部书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杨海说,党支部就像一块磁铁石,把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儿。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

  外出观摩学习、参加培训,积极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方式……“2018年,在杨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村‘两委’确定了以黄花菜为主导产业,按照‘党建强村、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建立了廖桥股份土地合作社,搭建‘支部+党员+合作社+农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合作社通过引进种田能人、承包经营,与种植大户签订承包协议,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廖桥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国峰说。

  廖桥村合作社成立后,流转了500亩土地种植黄花菜、优质牧草以及复种青贮玉米,带动该村及周边群众就业400多人。

  每年7至8月是黄花菜大面积成熟采摘的季节,每个夜晚,当大家还沉浸在香甜的梦乡中,廖桥村的许多村民已经披星戴月,戴着头灯开始了一天的采摘。“采黄花主要采没有开的花苞,品相好、分量也足。摘一斤黄花可以得1元工钱,我采摘一天一般能有150元收入,手快时能摘到200元,手脚麻利的熟练工甚至一天能收入300元以上。”廖桥村村民马菊兰表示,黄花的采摘主要集中在40天左右,仅黄花菜采摘一项,像她这样的村民可以就近务工增收6000余元。

  如今,杨华家20亩地里全部种植拱棚西瓜和复种青贮玉米,每亩地纯收入在8000元左右。2021年廖桥村村集体收入15万元,村集体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纯收入55万元。

  为了让更多群众参与到村上的产业发展中来,廖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建立起了一支以支部书记为组长,其他班子为成员的“产业发展服务队”。同时,邀请村级致富带头人、创业致富能人、种养大户为村民讲解黄花菜种植、肉牛养殖等相关技能培训,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农业技术服务。

  目前,“产业发展服务队”已培育养殖大户45户,养殖肉牛达3万头以上,为该村3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人均年工资在5万元;为该村及周边群众提供西瓜种植、黄花菜、富硒水稻等技术服务33次,形成村党组织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格局。

  在马莲渠乡的8个行政村中,廖桥村总收入排名第一,是该乡唯一一个连续四年评为五星级党支部的村,整村安装太阳能路灯、实现道路全部硬化、污水处理全部改造完毕……面对这些喜人变化,今年59岁的廖桥村村民王绘琴说:“村上产业发展好了,村集体收入高了,也给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群众一个家门口上班的机会,我每年在黄花菜产业基地上班,收入在4万元,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记者 杨娜)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新闻热线传真 合作洽谈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