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昭苏:中药材种植拓宽群众致富路
乡村振兴丨昭苏:中药材种植拓宽群众致富路
乡村振兴丨昭苏:中药材种植拓宽群众致富路,生机农业概念,中国三农网官网养猪,中国三农信息网官网,
近年来,昭苏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通过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在助推乡村振兴、增加产业效益的同时,也为各族群众提供了更多致富机会。
中药材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是一味祛风湿药,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多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和风寒挟湿头痛等疾病的治疗。8月下旬,昭苏县乌尊布拉克镇中药材种植基地的中药材独活陆续成熟,种植户正忙碌在田间采摘独活种子。
中药材种植户杨海花从2012年开始试种中药材独活。这些年,杨海花在农业部门地帮助扶持下种植独活,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眼下,她种植的独活经过两年的生长周期,到了采摘种子的时候,她组织人力采收种子,计划用来在明年栽种1000亩独活,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这段时间,我种植的400亩独活的种子成熟了。我现在组织了30余名工人进行采收,回去晾晒后,可以获得近3吨的种子。”杨海花说道。
独活栽种后两年就能收获种子,在采挖过程中,机械化设备与劳动力合理搭配,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新的致富门路。每年中药材成熟后,乌尊布拉克镇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成群结队“农事钟点工”忙碌的身影,他们与种植大户、药材经纪人保持联系,在缓解用工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家门口灵活就业,顾家、赚钱两不误。
乌尊布拉克镇木斯村村民米孜汉·奴尔马其说:“采收中药材需要大量人工,我们这些年一直都在这边挣钱,中药材丰收我们的经济收入也提高了。”
近年来,昭苏县喀拉苏镇积极打造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壮大新型农民合作社,建设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加工、科学化管理为一体的黄芪产业链,使中药材种植成为群众致富新途径。
在昭苏县喀拉苏镇利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厂里,员工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按照工艺流程忙碌着,经过分拣、分选、烘干、晾晒等多项程序后,成品黄芪将销往全国各大药材市场和药材基地。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重要中药材,在补气养血、滋补身体方面有很好的效果,目前黄芪市场行情好,价格稳定,而且药材加工过程工艺虽然严谨但易于操作,劳动强度不大,合作社积极吸纳周边群众在加工厂进行黄芪粗加工,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提高收入。
喀拉苏镇塔斯尔纳村村民阿依古来斯·俄肯木说:“我在加工厂里工作了半年多了,每个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干得好还有奖金,我会继续努力、好好干,进一步增加家庭收入。”
昭苏县喀拉苏镇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黄芪的生长发育,出产的黄芪色鲜质优。2020年,丁永泉成立了昭苏县喀拉苏利民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内蒙古选购优质黄芪育苗,发展黄芪种植。这几年,黄芪长势良好,收益明显,丁永泉又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建设加工厂对黄芪进行粗加工,带领社员和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据昭苏县喀拉苏利民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丁永泉介绍,目前合作社种植了上千亩黄芪,预计亩产值能达到800公斤,10月中旬将进行采收。“加工厂主要做粗加工,把黄芪切成片销往内地,然后再销售到全国各地的市场上。昭苏县种植的黄芪品质很好,深受内地一些药厂和商家的青睐,今后我们要继续做大中药材种植产业,争取能达到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增收致富。”丁永泉说。
近年来,昭苏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通过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在助推乡村振兴、增加产业效益的同时,也为各族群众提供了更多致富机会。中药材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是一味祛风湿药,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多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和风寒挟湿头痛等疾病的治疗。8月下旬,昭苏县乌尊布拉克镇中药材种植基地的中药材独活陆续成熟,种植户正忙碌在田间采摘独活种子。
中药材种植户杨海花从2012年开始试种中药材独活。这些年,杨海花在农业部门地帮助扶持下种植独活,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眼下,她种植的独活经过两年的生长周期,到了采摘种子的时候,她组织人力采收种子,计划用来在明年栽种1000亩独活,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这段时间,我种植的400亩独活的种子成熟了。我现在组织了30余名工人进行采收,回去晾晒后,可以获得近3吨的种子。”杨海花说道。
独活栽种后两年就能收获种子,在采挖过程中,机械化设备与劳动力合理搭配,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新的致富门路。每年中药材成熟后,乌尊布拉克镇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成群结队“农事钟点工”忙碌的身影,他们与种植大户、药材经纪人保持联系,在缓解用工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家门口灵活就业,顾家、赚钱两不误。
乌尊布拉克镇木斯村村民米孜汉·奴尔马其说:“采收中药材需要大量人工,我们这些年一直都在这边挣钱,中药材丰收我们的经济收入也提高了。”
近年来,昭苏县喀拉苏镇积极打造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壮大新型农民合作社,建设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加工、科学化管理为一体的黄芪产业链,使中药材种植成为群众致富新途径。
在昭苏县喀拉苏镇利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厂里,员工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按照工艺流程忙碌着,经过分拣、分选、烘干、晾晒等多项程序后,成品黄芪将销往全国各大药材市场和药材基地。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重要中药材,在补气养血、滋补身体方面有很好的效果,目前黄芪市场行情好,价格稳定,而且药材加工过程工艺虽然严谨但易于操作,劳动强度不大,合作社积极吸纳周边群众在加工厂进行黄芪粗加工,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提高收入。
喀拉苏镇塔斯尔纳村村民阿依古来斯·俄肯木说:“我在加工厂里工作了半年多了,每个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干得好还有奖金,我会继续努力、好好干,进一步增加家庭收入。”
昭苏县喀拉苏镇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黄芪的生长发育,出产的黄芪色鲜质优。2020年,丁永泉成立了昭苏县喀拉苏利民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内蒙古选购优质黄芪育苗,发展黄芪种植。这几年,黄芪长势良好,收益明显,丁永泉又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建设加工厂对黄芪进行粗加工,带领社员和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据昭苏县喀拉苏利民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丁永泉介绍,目前合作社种植了上千亩黄芪,预计亩产值能达到800公斤,10月中旬将进行采收。“加工厂主要做粗加工,把黄芪切成片销往内地,然后再销售到全国各地的市场上。昭苏县种植的黄芪品质很好,深受内地一些药厂和商家的青睐,今后我们要继续做大中药材种植产业,争取能达到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增收致富。”丁永泉说。
相关文章
- 拼多多联合中国农大举办“多多农研科技大赛” 农业种植进入“人机对战”时代
- 有机蔬菜的种植技术要点做好以下几点有助提高经济效益
- 重磅!2022年中国及31省市农业机械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 助力夯实“三农”压舱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综述
- 运用新技术 试验种生姜
- 走在前 开新局│日照现代农业:番茄成串长 一粒一块钱
- 三农最新资讯早知道!
- 投资者提问:董秘您好国家乡村振兴政策不断加大智慧农业未来在农业以及其它
- 三塘镇:藠头掀起振兴浪
- 学霸整理的高考地理450条必背知识点和十类地理综合题专题答题模板二轮冲刺必备!
- 现代芽苗菜种植方式优势在哪里?
- 全国三农资讯发布中心官网简介
- 中国科协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
- 天农集团入选“国家畜禽种业企业强优势阵型”为推动中国种业振兴全力以赴
- 乡村振兴丨昭苏:中药材种植拓宽群众致富路
- 时隔三十四年全国植保回到了她的诞生地—成都参观必备!
- 绍兴日报头版 基本覆盖全市农业主导产业 产业农合联打造为农服务新模式
- 中国农业银行招聘公告
- 未来10大暴利种植项目
- 乡村“致富果” 金秋迎丰收